
小动物手术原则:外科医生准备区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05-06 14:41|点击:次
外科医生准备区
洗手区应位于邻近手术室的地方,但必须与手术室和灭菌物品存放区分隔开。这样是为了防止洗手时飞溅出的水滴造成污染。洗手用的水槽应采用不锈钢制的深槽,配以可以用脚、肘、膝或红外线感应开启的水龙头,这种设计可以保证洗手程序的正确性。水槽应齐腰高,以减少飞溅,边上应放置红外线感应或肘压式的给皂器和指刷(图14)。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区域的地板应防滑,并且要及时拖干和清洁。在水槽前方放置一块橡胶地垫有助于防止人员因滑倒而受伤。
穿戴区
应在远离手术操作区域的地方打开包有手术服和擦手巾的灭菌包。另外,不要在器械车上进行穿戴的工作,因为在擦手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水滴
面造成无菌区的污染。
可以在手术室外安排一个独立的区域,仅仅需要一个清洁的台面来放灭菌包和手套即可。
实用技巧
在手术室外提供空间用以穿戴,这是因为在手术室外穿戴时,衣服和手套受到污染的机会要低于在手术室内。尤其是在特别小的手术室内,频繁的人流和器械的移动会增加污染的机会。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但是当你的诊所空间有限时,提供一个手术室外的独立空间用以穿戴会成为设计上的一个亮点。
手术室
整体设计
手术室内应为所有手术必需的仪器装置留有充分的空间,同时必须保证手术中人员有自由走动的空间。如果手术室内有大型的装置,例如手术用显微镜的话,则需要更大的空间。
手术室的整体设计一定要简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或搁板,避免产生易积灰或难以清洁的区域。墙、地板和天花板的材料应该是无孔的,易于
清洁且可以用常规方法擦洗。可以选用的材料包括防水涂料、瓷砖以及PVC片材。PVC片材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种材料表面光滑、耐冲击、接缝处易清洗,此外,在墙角处可以做凹圆线处理以便于清洁(图15)。
手术室的门应该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患畜进出自如,双向开门的设计可以使得洗过手的医生无需用手接触门就可以进入手术室。
应将手术室内的窗(若有)封死以杜绝外来的
污染
手术室内不应有水龙头,以减少水滴溅出对患畜的污染。
手术室内的地上不应有水槽、排水口或排水沟等,它们可能成为污染源或细菌滋生地。
手术室内要有足够的电源插座,以保证所有设备(包括手术用和麻醉用)的需要。
手术室内最好接通管道,提供麻醉用氧气手术用压缩空气(气动设备使用)以及自动废气排放系统,这样可以减少手术室中放置的设备数量(图16)。此外,采用管道供气可以减少因更换气瓶而导致的人员进出,并避免将气瓶从污染区带入清洁区。
麻醉推车比固定式的麻醉机更为实用,麻醉推车可以根据手术的需要来安排摆放位置,例如在头,颈以及眼科手术时,麻醉师可以离开头部的附近
范围以为术者提供最大的工作空间。但麻醉推车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这对于小诊所而言有点困难。
手术室的墙上应有一个钟,可以为某些情况下的手术(例如血管闭塞术)记录时间。
手术室内应安置有X线片的读片灯通风手术室内应采用正压通风系统,以保证每小时20次左右的空气交换。这类系统可以减少手术室内因皮屑和飞沫所引起的空气源性污染,正确安装和运行的正压通风系统可以减少37%以上的空气源性污染。
实用技巧
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可以采用过滤的方式除菌,但这并不是必需的方式,因为手术室中主要的空气源性污染是室内的工作人员造成的,而非来自室外。但是采取一定的方式过滤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防止昆虫爬入是必要的。
正压通风系统除了可以提供空气交换之外,还可以通过设定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的压力差,使清洁区内压力较高的空气流向污染区而不会回流。
加湿和加温
手术室内理想的工作温度是20~21℃,这一温度条件可在提供舒适的工作温度的同时减少患畜体温降低的发生率。对于那些体温容易降低的儿科病例而言,24℃的室温会更适宜一点。提高室温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带有加热系统的正压通风系统。此外,也可以安装暖气设施,但需防止在暖气片和管道上积尘比较适宜的空气湿度是40%~60%,这不仅令人感到舒适,还可减少环境中的细菌滋生。

上一篇:小动物手术
下一篇:小动物手术原则:人员分工及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