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应用 >
马体全身各部的正常外形(外貌)结构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01-06 10:12|点击:
塑造准确的马体形象,对于全身各部的外形结构必须有所理解,优美体形的马匹,在体质和外形结构上都有固定的标准,艺术造型概a不可忽略。兹就马体各部正常外形结构的要求分别叙述如下:头部
头部的造型极关重要:头的大小必须与其他各部相称。马体头部过大,必然加重前肢负担,举步必迟钝;但若过小,则感脑容量不足,呼吸道狭窄,颇不健康。通常,马的头较小者,往往品质较高,如轻骑马。马头长而大者,多为重挽马。
马的头和颈结合处称头础,此部应附着良好。项部(后颈)宜略长,并要求界限分明。耳的下部宜宽而稍现凹陷,下颌凹(下颔底部)及咽喉部宜广阔。
二、颈部
颈部以颈椎和颈肌为基础,上缘为鬃床,生有鬃毛;下缘有气管、食道,颈静脉与颈动脉通过。气管、食道和颈静脉,在头颈运动时常见于外表,对该部造型颇属重要。马的颈部宜壮实而长,项宜强而厚。其正常外形如下述:
(一)颈的方向和形状:颈上下两缘均呈直线,并与地面呈45°角者,称为正型颈。凡属正型颈的马匹,一般适用于各种役用。颈的类型有多种,但过长或过短,过薄或过厚,均有缺点。
(二)颈的长度:颈长一般应和头高相等,但要求速度高的马,颈部应较长,且肌肉较为发达,重挽马常颈短而厚。马匹中长而瘠薄的颈表现无力并不健康。
(三)颈尻:颈与肩的结合为颈基。凡颈上缘在甲前方稍微低落,两侧以缓曲线与肩相连,下缘在肩端稍上方,属于优良的颈基。凡肩斜而前胸广阔,头颈高昂,颈基下缘较高者称高颈基;反之肩直84而颈低平,颈基下缘较低者称低颈基。高颈基马适于骑用,低颈基马适于挽用。
三、躯干部
躯干包括臀甲、背、腰、胸、腹及尻等部分,各部的结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马体的外形,分述如下:
胸部
胸廓以胸椎、肋骨和胸骨为基础。胸长须长、深而广。深胸一般指由署甲顶点至带径下缘的垂直距离。因此署甲的高或低影响胸深很大。肋骨长而弯者,表示胸廓宽广,肋间隙宜宽。轻骑马的胸幅较胸深小,重挽马的胸幅较胸深大。胸廓横断面的形状有很大意义,凡肋骨呈扁平的马能力低劣;胸廓的横断面呈圆者,属于优良结构,能力亦具有优越性。
胸的下部结构,以胸骨为基础。在胸廓下方,应有适当的长度和宽度。马的胸下部以平坦且稍圆浑的外形为佳。马的前胸部有许多肌肉通过,应广大而平坦,或稍隆凸,并与两肩端在同一平面上。一般前胸广阔者为重挽马的标准体格,在轻骑马则不适宜。狭胸的外观甚为狭窄,是一种不健康的体型。
(二)腹部:
腹部的范围是胸骨剑突(剑状软骨)的后方,假肋(最后的肋骨)的下后方,賺(腰侧下方)的下方,股的前方。马的下腹线应与胸下部取问一平面,而稍移向后上方。腹侧面应紧凑而充实,并与假肋没有截然分界者为优良。
马的腹部类型中,常见有所谓草腹(即腹侧面的外形膨大者)、或垂腹(腹肌松弛者),即腹下缘颇为下垂的一种肚子。此类马不仅外形上丑陋,其使役能力也极差。
(三)暑甲
马的署甲以第3-12胸椎的棘突及韧带、背肌及肩胛软骨的一部分为基础。轻骑马的甲宜具有长、高和适当的厚度。通常譽甲约高于慷部2-3厘米。马体凡署甲厚实者,表示颈和背部有强力的肌肉。尖锐的甲外形不美观,县该部肌肉不发达的表现。
(四)背部
背是由害甲至腰部的一段,以第10-18胸推及助骨的上部为基础。马背须短广平直,肌肉发达,如此则脊椎骨支持力强,并伴有宽大的胸廓。马的背长者前、后肢的距离大,背肌发达,有利于步幅的伸展。逦常,凡是具有长背的马其速力必大。
(五)腰部
腰以第5—6腰椎为基础。凡腰部广而短,腰肌发达明显,稍向前方倾斜,并与背及尻结合良好而无界限者,均属正常外形。
(六)尻部
尻部以骨盆及强大的臀肌为基础。良好马尻长而宽,后方臀端部也较宽。通常尻长的马,其伸肌和屈肌均长。尻上方的慨部须平坦,并具适当的斜度。凡尻广的马两侧的肌肉必然发达;但尻过于广,则马体重心动播大,颇有碍速度。马尻的类型有种种,一般分水平尻和斜尻两类:水平尻比较长,利于负重和速度,斜尻比较短,利于肢体推进而不利于负重。
(七)尾部:
尾为马匹品种特征之一。重挽马的尾毛较粗厚,轻骑马的尾毛比较稀疏。尾又是悍威的特征,轻骑马的尾础一般高扬而离开,重挽马和许多地方种马的尾础则常低垂。马的尾础宜高,而后下垂。
前肢部前肢包括肩、上臂、肘、啷臂、前膝、管、腱、球节和系等结构。各部分述如下
(一)肩部
马的肩部以肩胛骨为基础,为前肢的起点。肩必须有适度的长度和倾斜度。通常肩长与胸深相关,胸深肩必然长,肩长所附肌肉也强大。肩长则上臂必短,反之肩短则上臂较长。肩长,其方向较为倾斜,肩短则方向较为直立。肩斜对于运动伸畅,易得速度。般,马肩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度约为40°60°之间,挽用马肩的斜86度有达70°上下者。肩关节的角度在110-130°之间,平均约115°
(二)上臂:
上臂以肱骨为基础。上臂长、广而斜者,所附肌肉亦强,但肩长则上臂短,肩斜则上臂必近于水平。按比例论:上臂之长约等于肩长的1/2。
(三)时部
肘部以尺骨为基础。肘要求长而大,如此所附肌肉也强大,肘突应突出于后上方,这样前臂所附着于时突的屈肌便强大有力。肘突的方向必须正而直,肘与腋要离开些,则利于久走。肘突贴近胸廓,则压迫胸部,有碍前肢运动。蹄应外向,反之,肘突远离胸廓,则蹄必内向,运动亦不灵活。肘关节的角度约为140°-150°之间。
(四)前臂
前臂以尺骨及桡骨为基础,宜长而直,且有适当发育的肌肉。前臂长则运动步幅大,直则肢势端正,肌肉发达强大明显则有力。其比例:前臂之长约为体高的2/5以上。
(五)膝(前膝)
在四足动物,腕部可称为滕。膝以腕骨为基础,是一重要关节。滕颁长直,广而厚,且有干燥的外观,轮廓明显,表示体质优良。其方向正直,则无弯膝、凹膝、内弧及外弧等不正肢势。膝部的广度由前方观察,内外侧的上方有前臂骨内、外结节,下方有内、外小掌骨的骨头,均须明显突出。其厚度由侧面观察,前缘垂直,后缘因有豆骨突出于后方显其厚度,豆骨突出部以斜线移行于管部。其长度指上下的距离,长比广稍小,膝厚比广稍大者为优良。
(六)管和腱
管和腱以伴骨(掌)与屈肌的腱为基础。管须直而广,屈肌腱尤须明显,以示体质优良。通常管直则前肢的肢势端正,管广指由前视须有适度的宽,以示大掌骨与小掌骨适度的发育,善于支持体重。轻骑马的骨量较轻,管围较细,全身骨骼亦轻细;反之重挽马的骨量较重,管团较粗,全身骨骼也粗重。管与腱之间有明显的沟者,表现腱的健仝而有力。管的长度约为前臂长的2/3.
(七)球节
球节以广厚、干燥,方向端正而强韧者为佳。其角度的大小随系与地面所成的角度为转移。其角度大者系韧带及屈肌腱的负担量大,韧带及腱易于损伤;反之,角度小趾骨负担较重,关节易于损伤,弹性也缺乏
(八)系节:
系部以第1指(趾)骨为基础。须有适当的长和斜度,但过长、过斜形成卧系,易使屈肌腱过劳;反之,过短、过直形成起系,易使指骨受损。系与蹄和地平面的角度,前蹄以45°—50°,后蹄50°55°为遞宜。系的长短,颇影响运动步幅的大小,轻骑马要求系部较长;驮、挽马宜短而坚强,利于负重。
马的前肢支持大部分体重,以肩臂部的肌肉与胸部相连接,在运动中成为四肢的前躯。其正肢势自前面看,各部位被垂直线左右等分,两蹄间的距离约为蹄的宽度。从侧面看时,球节以上被垂直线等分,系与地面成45°—50°角对于前肢正肢势的判定,直接关系优美的造型。

在线客服

  • 客服一: QQ
  • 客服二: QQ
  • 客服三: QQ
  • 0371-55692663
  • 13213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