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役用马匹的体质和外形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01-05 10:30|点击:次
不同的役用马匹,都是由不同的体质和外形选择而来。通常分为轻骑型、挽用型和乘挽兼用型三种。各类型的特点分别叙述如下
轻骑型:
凡是优良的轻骑型马,一般头部较小。从外形看,眼大而眸明耳较短而鼻孔大;面部干燥清秀,颈细长,馨甲高而长;背腰略短,尻部长而过傾斜:胸深长而不过宽;肩部斜而长;四肢高长,关节干燥,系部(指、摭部)较长,蹄略小。全身肌肉坚实,体质干燥而细致全身结构紧凑,被毛短而光泽,气质活泼,举动灵敏。
在轻骑型马匹中,阿拉伯( Arabia)轻骑种的体形最具有代表性。其特点是:头较短、略呈楔形,下颔发达,前额微凸,侧面相自额至鼻端渐变窄,脣薄而美,鼻孔大,眼圆眸明,两眼距离较广,耳小而灵活;颈长而形美y新甲高而丰满,肋向外下方穹窿,胸廓深长,背腰短而有力,尻长近于水平,尾础高,后躯肌肉发达;肩深长,肱部长斜,肘部宽阔,四肢肌腱发育良好,关节强厚,管(掌部和磁部)短平干燥,系(指部和趾部)长斜而富于弹性;鬃毛绢美,皮肤紧张细薄。从整个外貌看,对称良好,构成一种优美雄壮的特有体型。上述轻骑型马种的特点,在马体造型艺术中均可资参考。
挽用型
挽用型马的特点是:一般头部由于大而显得笨重。颈短厚,颈肌发达,颈上缘弓起,醫甲较为低平;躯休宽阔,四肢粗短,背部长短适度,尻部宽长而肌肉丰满;胸部发育充分;四肢健壮,关节强大,系略短,蹄铵大,全身肌肉发达,性格安详,表现出具有强大的挽力。
挽用型马也称广型种马,西欧产的重挽马为其典型的形象。其突出的特点是体形魁梧。
骑挽兼用型
骑、挽兼用型马的特点是:一般体格为中等大,颈长也是中等,但略厚。馨甲长而不过高,背腰部宽直略长,尻部长而宽,肩长而斜,胸部发育良好,腹壁充实。四肢高度中等,骨骼强壮,但不显粗重,关节强大、干燥,全身肌肉坚实,结构紧凑,行动灵敏骑、挽兼用型马的外形,是轻骑型与挽用型二者之间的过渡型。
国产马种的外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马种有下列五种:
取古马:
蒙古马一般具有粗糙而带结实的体质,但缺乏灵敏性。从外形(外貌)上看,头较粗重,额宽,颈厚,鼻部平直,鼻孔大,眼眶突出,耳稍长,颈短呈水平,鬃尾毛的毛丛密,醫甲稍低,背腰部平而有力,腰角至臀端的面短而斜,尾础低,躯干长于体高,胸廓(肩端至最后肋骨)深,肩短而较直,但关节强韧,肌鼬发育良好,蹄质坚硬,被皮厚而被毛粗。
蒙古马的产地在内蒙自治区;体高大多在120-135厘米之间;体长约130-136厘米;被毛的毛色复杂,但一般以青色(黑、白相间)为最多,骝色(红棕)、栗色(黑棕)、黑和兔褐(黄灰)色次之
河曲马
河曲马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接壤的草原地区。外形属于小型重马的体格,头稍重,但不具粗相,鼻梁微隆起;颈短、厚而平,颈与肩结合良好,警甲较为低平,背腰平而宽广,但腰部显得稍长,尻宽,但具有适度的倾斜,胸廓深广,后躯比蒙古马发达;四肢肌腱发达,管粗短,系较长,蹿平广。体格略大于蒙古马。
河曲马被毛的毛色,一般多为黑色和青色,瘤色次之
岔口马
岔口马产于甘肃省藏族自治区,与蒙古马有明显区别。外形特点:头形正直,额较广,眼大眸明,耳尖而立,鼻孔大,颜面部干燥;颈部发育良好,斜呈25°—30°,水平形颈少见,颈与肩的结合较差;前胸宽,誊甲尚发达而长,背长适中,腰部短宽,尻倾斜适度,四朦关节强大,蹄质坚硬,体质结实。
岔口马被毛的毛色以骝色为最多,青色、黑色和果色次之。
西南马
西南马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广东省和西藏自治区等山区的固有马种。观察外例,一般以产于四川省的川马为例。特点是:体格短小精悍;头部在全体比例上显得稍重,鼻平直,眼、耳小颈部短而呈水平,但件展时长而昂,肌肉发达者少见;甲低平,背腰短狭,后躯不够发达,胸廓深广度不足,肩短而峻,躯干短;四肢肌腱发育良好,关节坚强,后肢多弧形肢,蹄小甚坚牢,鬃、尾毛丰长,尾础低。酉南马的体高平均为105-135厘米之间。被毛的毛色多为骝色栗色和青色。
伊梨马
伊犁马是产于新疆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带的杂交马种。此种马具有骑、挽兼用的体型。特点是:头部较为秀美而干燥,眼大眸明,额广,鼻直,鼻孔大,头高昂,有悍威。颈长而适度,颈、肩的结合良妤。前胸丰满,醫甲高厚,背腰短阔,尻部稍斜。四肢坚强,蹄质坚固。毛色以骝色、栗色和青色为多数。
伊型马的外形(外貌),在国产马匹中是比较优美的品种。在造型艺术上颇有参考价值。兹将成年马的平均体尺记录如下,以便于在比例上作参考。
体高体长胸围管围
公马:147.5152.3176919.9
母马:142,2147.5172.118.6
关于驴、骡,在此从略,后附图以示区别。

上一篇:马体的外形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