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应用 >
小鼠固定架的使用方法讨论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1-03-30 10:42|点击:
  讨论
  
  近年来,对NAFLD/NASH动物模型的报道成为研究热点,其对精确致病机制的进--步研究和积极寻找NASH的潜在治疗药物至关重要。从发病机制、病程的发生发展及最终组织形态学改变与人类组织的差异,及动物的死亡率、成本代价上来考虑,最常采用的动物模型为饮食诱导型,此种方法造模要使症状明显,至少需要2个月以上,时间成本较高。本实验实验周期为2周,相比文献中所报道的,大大缩短了造模时间,并且再现了NASH肝脏的病理变化,即肝细胞脂肪病变和炎症反应。NASH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公认的经典学说为“二次打击”学说。
  小鼠固定架
  “初次打击”是指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其重要的“第二次打击”为脂肪堆积的肝脏发生慢性炎症反应、肝细胞变性坏死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化。文章中肝脏油红0染色单纯DSS组可见红色脂滴沉积,提示单纯DSS组小鼠肝脏中有脂肪堆积,原因在于用DSS处理小鼠后,由于小鼠有高水平的硬脂酰溶血软磷脂和低水平的油酰溶血卵磷脂导致了肝脏中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SCD-1)表达受到抑制,而SCD-1是调节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酶,其下调导致了脂肪堆积,但此过程还尚未导致肝脏脂肪变化。
  
  肝脏通过广]静脉系统接收肠道约70%的血液供应,通过门静脉和胆管树肝脏和肠道紧密相连。在1998年Marshall等提出“肠肝轴”的概念:肠道黏膜屏障被破坏,肠道内大量的细菌和内毒素经由门静脉系统移位进人肝脏,导致肝脏中库普弗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进一步造成肠黏膜受损,各种细胞、炎症介质相互作用、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近年来有研究者使用1% DSS喂养小鼠引起肠黏膜损伤后,加重了刀豆蛋白A( ConA)急性肝损伤的肝脏炎症,使用益生菌灌剂一定程度 上修复了肠黏膜屏障,相对减轻了肝损伤的炎症程度,因此认为DSS+对照A组小鼠肝损伤加重可归咎于肠黏膜屏障破坏导致的肠道有害物质入血增多,加重了肝脏炎症。Gabele 等[241用高脂饲料饮食联合1%DSS饮水处理小鼠12周,结合慢性结肠炎建立NASH小鼠模型,促炎基因表达分析显示DSS+HFD组小鼠MCP-1和TNF-c mRNA表达增加,LPS水平升高且TLR4和TLR9在炎症状态下均升高,HE结果显示高脂饲料联合DSS给药组脂肪变性评分显著升高(P<0.001 vs HFD组),因此得出结论DSS给药加重了高脂饮食小鼠模型的肝脏炎症。
  小鼠开口器
  本实验用高脂饲料联合不同浓度DSS饮水处理小鼠,起始DSS浓度为2%,目的是在短时间内造成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对肝脏进行二次打击,从形态学分析2. 5% DSS+HFD和3% DSS+HFD组均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但3% DSS+ HFD组小鼠疾病表现更严重,有导致小鼠死亡的风险,因此本研究推荐2.5%DSS+HFD组为最优NASH模型。
  
  理想的动物模型在NASH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具有与人类病理特征相似死亡率低模型重复率好、造模时间短、造模成本低等优点。本实验利用高脂饲料饮食联合DSS饮水诱导小鼠NASH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组织形态学分析和分子水平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高脂饲料饮食联合DSS饮水处理小鼠在2周内完全可以建立NASH模型,为NASH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药物筛选的平台。然而对于NASH进-步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癌的病理学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此文字最终解释权归河南宜慧康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详情请咨询河南宜慧康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 客服一: QQ
  • 客服二: QQ
  • 客服三: QQ
  • 0371-55692663
  • 13213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