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应用 >
马后肢的骨结构及外形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8-12-22 08:14|点击:
马的后肢( Extremitas elvina)与前肢相似。分髋带、大腿、小腿和后足4部。骨结构包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髌骨、跗骨匯骨及趾骨等共38块长型骨和短型骨。兹将各
骨的结构和外形,按其所在部位分述如下:
髖带部的骨结构
髋带( Cingulum extremitatis pelvinae)由髋骨组成,左、右髋骨在腹面形成骨盆线。背侧与骶骨构成不动关节。左、右两块髋骨与骶骨及前3个尾椎相联结构成骨盆。
髋骨包括3个扁骨,即髂骨、耻骨和坐骨,3骨在髖臼处相结合。
髋臼是一个大的杯状窝,与股骨头为关节。髂骨构成骨盆的侧壁,耻骨构成腹侧壁的前部;坐骨在腹侧壁的后部。髋带部的髋骨是马体的扁骨之中最大的一块。全骨为髋带外形的
骨架。如上所述,左、右两块髋骨由髂、耻、坐3骨愈合而成,其3骨会合成的髋臼与股骨(大腿)头为关节。
(一)寤骨:
髂骨(Osi)是髋骨的3块骨中最大的一块,全骨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可分为二面、三缘及三角,其最宽部分称为髂骨翼。面郎臀肌面和骨盆面:肌面朝向背外后方,其前部宽而画后部窄而凸,此凹、凸两部均直接影响臀部的外形。在宽部自内缘中部到髋结节之间有一条粗糙隆起线称臀肌线,此处为臀中肌附着部。
骨盆面即骼骨翼的内面,与臀面相对。为凸面,分二部。内侧三角部关节部)有韧带附着的粗面,并有不规则而粗糙的耳状面与骶骨为关节三缘即前缘、内缘和外缘。前缘也称骼骨棘,为粗厚的凹入缘。内缘为深凹缘,中部形成坐骨大切迹,向后延续达坐骨棘。外缘向内凹入,大部粗糙。
三角即内角、外角和髋日角。内角称为骶骨结节,向上方稍靠后弯曲与第1骶椎的棘突相对,稍粗厚,并为髂骨的最高点。外角称髋结节,为臀部外角的基础。髋臼角与其他二骨相遇于髋臼,约占髋臼全面的2/5。背缘突出,构成坐骨棘的一部分。
髂骨体为三边棱柱状,外侧面为粗糙的凸面,有臀深肌附着。骨盆面光滑。
(二)亚骨:
耻骨( Os pubis)是髋骨中之最小者。构成骨盆底的前部。分二面三缘和三角。
二面即骨盆面和腹面。骨盆面在公马为凸面;母马则光滑而下凹。腹面凸,大部粗糙,供肌肉附着。
三缘即前缘、后缘和内侧缘。前缘的内侧部薄锐,构成耻骨梳(嵴)。
近耻骨结合处有隆起称耻骨结节。后缘构成闭孔的前缘。内侧缘与对侧耻骨相接,构成耻骨联合。
三角即内角、髋臼角和后角。内角与对侧耻骨相遇于耻骨联合前端。髋臼角与骼骨、坐骨相接于髋臼。后角与坐骨结合,构成闭孔内缘耻骨又可分为骨体、髋臼支及耻骨联合支3部。
(三)坐胥:
坐骨( os ischii)构成骨盆下底的后部,稍斜向下内方,纵向呈水平。骨体(干)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分二面、四缘和四角。二面即骨盆面和腹面。骨盆面微凹。腹面近于平坦,大部为股内
收肌的附着粗面。
四缘即前缘、后缘、内缘和外缘。前缘构成闭孔的后缘;后缘粗而厚,斜向前内方,与对侧坐骨合成坐骨弓y内缘与同侧坐骨对应边相结合为坐骨缝;外缘圆厚,长轴内凹;形成坐骨小切迹。四角即前内角、前外角、后内角和后外角。前内角与耻骨结合,构成闭孔内缘。前外角与其他二骨结合于髋,约形成整个髋臼的1/2。背缘形成坐骨刺的一部。后内角与对侧坐骨的后内角相接。后外角为厚的三边形休,称坐骨结节,其下缘为腹侧坐骨棘,供股二头肌和半脞肌附着。
▲骨盆的全形
骨盆( Pelvis)由髋骨、骶骨和前3个尾椎所组成。背壁(顶)由骶骨与前3个尾椎所构成;腹壁(底)由耻骨、坐骨构成;侧壁由髂骨与坐骨髋臼部构成。
坐骨部低,坐骨部宽而平。公马耻骨鄧内侧很厚,呈凸面,坐骨部狄窄,横轴为凹面。公马髂骨较短,尤其骨体部更显短。胃盆的前口(入口)以终线为界。背侧由骶骨基部、两侧由髂耻线、侧由珊骨梳围成。骨盆前口,公马呈半椭圆形。口斜向前下方。有二主径:真直径(骶耻径)为自骶骨岬至耻骨联合前端的长度。横径为最宽部分的长度,即左右腰结节稍上方之间的长度。骨盆后口(口)为一不完整的小口。上以第3尾椎,下以坐骨号为界。
骨盆轴为通过前口和后口中央的假想线。骨盆的形状和大小,公、母马有显著的不同。公马的骨盆平均骶耻径约为1875厘米,母马约23-24厘米。前口的横径在公马约20厘米。母马约与骶耻径相同。母马的骨盆前口斜度大于公马。母马的后口比公马大,坐骨弓比公马宽1/3。母马的盆腔比公马宽敞。坐骨棘中间的横径,母马约20厘米,公马约15厘米。母马骨盆底的耻骨部为凹面,比坐骨部低,坐骨部宽而平。公马耻骨鄧内侧很厚,呈凸面,坐骨部狄窄,横轴为凹面。公马髂骨较短,尤其骨体部更显短。

在线客服

  • 客服一: QQ
  • 客服二: QQ
  • 客服三: QQ
  • 0371-55692663
  • 13213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