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腹部的肌结构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8-12-12 12:42|点击:次
(一)腹直肌:
腹直肌((M. rectus abdominis)位于腹壁腹侧部,胸骨与耻骨之间。肌纤维纵走,有9-11条横行不规则的腱划,以加强肌的坚固性,同时防止肌纤维分离。肌的中部最宽广,前端混入胸直肌末端。
起止:起自第4-9肋软骨及该部胸骨表面,抵止于耻骨。
作用及外形:活动时可以弯背。单一侧动作,使躯干侧曲。此肌构成腹部腹侧的外形。在躯体活动时,形状变化很大。
(二)腹樻肌:
腹横肌(M. transversus abdominis)被盖于腹直肌。肌纤维横走,为三角形薄肌。外侧部为内质部,腹侧面为腱膜。腹横肌在马体并不发达,肥马常含有多量脂肪,瘦马则比较菲薄。
起止:起自假肋(第18以后的肋)下端肋骨及肋软骨内面以及腰椎横突,止于胸骨的剑状软骨(剑突)及腹白线。
作用及外形:呼气时内压腹腔脏器及弯背。活动时影响腹部的外形。
(三)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M. obliquus abdominis externus)为腹肌中最广阔的肌块。形状扁平,为一不整三角形肌,后端宽,肌纤维大部向后方走。
由一肉质部和一腱膜组成。肉质部位于胸、腹侧壁,起始部为锯齿状;其中前4个肌齿与下锯肌的锯齿状缘相交错。腱膜部紧密附着于腹黄膜上,大部分纤维向腹侧与腹内斜肌腱膜纤维交织在一起,形成腹直肌鞘的浅壁,并在腹白线上与对侧同肌相连。
起止:起自第4以后劢骨的外面及腰背筋膜,止于腹白线、耻骨前腱、髋结节、髂骨体及股内筋膜等处。
作用及外形:呼气时内压腹腔脏器及弯背。活动时,在胸壁两侧常形成锯齿状线影响胸部的外形。
